“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于金猴鞋业的这句经典的广告词依然是耳熟能详,徐晓便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威海金猴鞋业的一位制鞋师傅,细细算来1979年进厂的徐晓已经制鞋37年,不仅见证了金猴鞋业一步步从无到有,更是见证了它从兴盛到困惑的全过程。
前不久,山东卫视《调查》记者在威海金猴鞋业见到了徐晓徐师傅。徐师傅说,金猴鞋业成立于1951年,建立之初只有1900块钱的资产,17名职工,制鞋全部是纯手工,日产量是3双皮鞋,13双布鞋,一双手工做的皮鞋,要经过120多道工序,一针一线,一钉一锤都马虎不得。
正是一针一线的认真,让金猴皮鞋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就受到了追捧,可真正让金猴皮鞋名声大噪的,还是因为1995年的那则由六小龄童出演的广告“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说起这则广告,不得不提当年金猴鞋业的当家人柳富林。在1995年,冒着掉乌纱帽的危险,柳富林花掉厂里800多人一年辛辛苦苦赚的400万,在中央台做20秒钟的广告,而金猴真正飞黄腾达也就是从95年做了这个广告以后开始的。
运气也好,柳富林营销意识好也罢,金猴在那一年火了,金猴一个1951年建厂,默默无闻的40多年的老厂,像是广告中孙悟空一样,坐上了筋斗云窜上了天。说到当年的“盛况”,如今的金猴鞋业总经理李德政说,“柜台里摆着样品,只要大楼门口贴着广告金猴来了,就这四个字,上班以后人乌泱泱就来了,没有人选款式,也没有人问价格,只是营业员在招呼,要多大号,37的,去把钱交了,交了以后也不知道啥鞋,老远就扔出去,拿着就走了。”
而就在金猴皮鞋大卖的这一年,它成立了集团,并向物流、房地产进军,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也正是这一年,在离金猴皮鞋200多公里外的即墨,一家不知名的制衣厂静悄悄的开张了。那时的金猴人绝对不会想到,这家小厂在20年后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
张代理就是这家制衣厂的当家人,1995年,干过木匠、摆过地摊、卖过衣服的他决定开办一家制衣厂,在拉来弟弟帮忙后,厂子正式运营,起名红领。初期,红领厂主要以代工模式为国外品牌贴牌进行服装的批量生产。2000年,在经营了5年后,厂子就从最初一百多个人发展到了2000多人,并改为集团,而且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中,在这一年,红领集团第一次试水定制,在青岛和济南开设了两家定制服装店。
最初的试水,效果不错,两个店铺最多一天可以收到订单八十套。但那时候的私人定制接单后,还是靠工人手工制作,产能根本无法保证,只能是零打碎敲,根本谈不上做大做强,而同样是靠手工制鞋的金猴皮鞋,在这一年,也遭遇了产能不足的问题。
广告做了,效果不错,订单不少,但因为是手工制作,金猴皮鞋也面临产能不足的现象,经常会出现交了钱拿不到鞋的现象,这让金猴的品牌打了折扣,而与此同时,在这一年,南方鞋业凭借着时髦的设计,讲究的用料异军突起,给了当时还在云端的金猴皮鞋当头一棒。
风起云涌、市场突变,让毫无准备的金猴皮鞋陷入了困境,2003年,金猴皮鞋的很多门店不得不以关门告终,为了保住品牌,金猴皮鞋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回归。
2000年前后,公司给金猴的产品有了一个充分的定位,“我们去做30到60岁之间这部分群体的鞋,相对变化少一些,淘汰得慢一些。”放弃年轻人,回归老年人,金猴这么做是为了活下去,而在这一年,发展中的红领集团也遇到了一个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时刻,2003年张代理的弟弟做了地产生意,而张代理虽然一直是红领的一把手,可是他性格内向,不太会跟人打交道,市场营销、和中间商沟通都是沟通能力很强的弟弟张代信负责,而弟弟的出走,让张代理这个不大喜欢应酬的人,陷入了思考。
在这个问题面前,张代理也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巧合的是,这个决定,也是回归:将集团的业务方向转为大力发展私人订制。在张代理看来,如果一直做贴牌,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而只有私人订制业务,才能让红领继续发展。2003年7月的一天,当张代理把这个想法讲给员工们的时候,却被说成了神经病。
起初,张代理的这个思路,这让集团很多人产生了,红领不思进取,要回归“一间店、几个裁缝、一个月做几件”的裁缝铺模式。而张代理却说,他要做的定制是工业流水线上的批量私人订制。
在决定了发展思路后,金猴鞋业和红领集团这两个靠着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开始了各自的转型,金猴鞋业专做老年人市场,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市场萎缩了,就放弃质量,因为他们知道市场没了可以再赢回来,可金子招牌毁了,企业也就完了。
品牌的品质负责,品牌也会回馈企业,就在金猴为了生存在苦苦支撑的时候,有一大笔订单找到了他们。当时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找了五家企业,给了一个首长的脚型,让五家企业参与研发,从第一轮一直选到第三轮、第五轮,最后把金猴的产品给选中了。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虽然从2000年到2009年,金猴沉寂了10年,但因为始终坚持自己的产品品质,最终在五家企业中被选为军品供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看中了金猴的这个金字招牌。
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金猴皮鞋大放异彩。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金猴再次被指定为阅兵鞋生产单位。从单一开发设计国庆阅兵马靴,到逐渐深入军警用鞋靴和包具类领域。
而红领集团在转型的过程中,却并不是一帆丰顺,传统加工业做私人定制,没有先例可寻,为了探索在生产线上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模式,2003年,张代理先是在美国纽约买下了用一个3000人的工厂做试验,并结合过去10年红领集团积累了200万个用户的版型,对在流水线实行定制化生产进行二次开发。而为了完成这个想法,张代理花了10年的时间,投入了3个亿,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
传统的手工定制模式,制衣需要大量的裁衣画版师,一位版师一天只能打版2件衣服,3000件衣服就需要1500位版师,这些版师一个月的工资就要1500万元以上,而成衣周期在3到6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在红领研究出来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上,只需要将用户数据生成CAD规格表、衣片等数据,能够直接发排机器打版,1分钟1件。从订单到成衣,红领只需要7个工作日,成本只是定制行业平均水平的10%到40%。
在私人订制销售环节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一键预约量体裁衣。省去了中间商的环节和差价,也节省了商家开店、租柜台的费用。
2015年,在行业内大多数品牌都在负增长的情况下,红领服装板块收入达到30多亿元。其中,互联网定制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130%以上、利润率25%以上。
在探索出成功的模式后,红领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了其他企业,过去三年来,超过1万家企业的负责人,都来过红领学习。就连家电企业的龙头海尔集团,也称要在十年内复制红领的成功模式。
在看到了红领模式后,坚守住品牌的金猴人,通过大量的军品脚型的数据,也开设了自己的第一个私人定制店。
从金猴、红领的发展之路不难看出,要想树立品牌,铸造质量第一的诚信是基石,而想要发展品牌,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升级。
山东卫视全媒体合作:
QQ:1915868687 电话:0531-85851271
鼓励小编,请点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