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河南日报》在12版的“舆论关注”版刊发读者翟文龙一篇文章。
作为郑州市民的他在文章里写到:因工作的原因,需要买一份报纸,可是在紫荆山附近跑了个遍,都没有买到一份需要的报纸,我不由地感慨,在郑州街头买一份报纸怎么这么难?
(全文如下??)
郑州街头买份报纸咋这么难
工作的原因,需要买一份报纸,可是在紫荆山附近跑了个遍,都没有买到一份需要的报纸,我不由地感慨,在郑州街头买一份报纸怎么这么难?
我挺喜欢看报纸的,每天上班路上都会在郑州街头的报刊亭买一份报纸,边吃早餐边翻阅报纸,几年如一日,这已成了我生活的习惯。尽管家里和单位订的都有报纸,但总感觉上班路上不买份报纸仿佛少了点儿什么。
但从2012年开始,郑州搞“退路进店”拆除报刊亭行动,仿佛一夜间,郑州街头的报刊亭都不见了踪影。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早上我在上班路上,去以往常去的报刊亭买报纸,却发现成了一块空地,顿时无比失落。
郑州由此成了全国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城市。尽管政府给出的原因是,郑州街头的报刊亭“全部属于违章建筑”。但不管以何种原因拆除,总之,郑州街头的报刊亭不见了。没了街头的报刊亭,并没有看到郑州因此而漂亮多少,反而给市民购买报纸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本来说拆了报刊亭,可以去沿街的商超或便利店购买报纸。但是总感觉购买一份报纸,再特意寻找沿街的商超或便利店,真心不方便,也不值得。再说有时上班族六七点赶路上班,有些沿街的商超或便利店还没开门,怎么购买报纸?
一座城市,如果连一个报刊亭都没有,或者说连一个报刊亭都容不下,那么我认为这个城市就是一座没有文化之城。
郑州的报刊亭何时恢复?我只期望,有一天,身为市民,我们不再为买报纸而发愁,也像过去一样,不管走在街头的哪个地方,都能轻松方便快捷地买上一份报纸。我感觉这才是生活,这才有一种城市的味道
翟文龙说,一座城市,如果连一个报刊亭都没有,或者说连一个报刊亭都容不下,那么我认为这个城市就是一座没有文化之城。
郑州的报刊亭何时恢复?
我只期望,有一天,身为市民,我们不再为买报纸而发愁,也像过去一样,不管走在街头的哪个地方,都能轻松方便快捷地买上一份报纸。我感觉这才是生活,这才有一种城市的味道。
小小报刊亭,传递的是书香,是文化,是精神。报刊亭从它100多年前出现起,就一直都是路边行人驻足阅读的地方。??
美国丹佛,一位博尔赫斯模样的老人在摆放他的杂志。??
在纽约清晨的街头,人们可以在报刊亭边用一次轻松愉快的聊天开始新的一天。没有了报刊亭,我们就只能在门口包子铺打个照面。??
在希腊,你会在报刊亭里买到明信片和旅游手册。在郑州,你知道哪儿能买到吗???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报刊亭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浪漫的存在,万物尽在其中。??
在英国,有的报刊亭甚至是由大牌设计师完成的,比如伦敦奥运会主火炬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的作品。??
另外一些国家的报刊亭则纯粹是简单的美,比如在德国。??
比如在捷克布拉格??
至少在夜晚,那些街头巷尾的报刊亭还能够温暖路过的人们吧。??
然而,在中国·郑州,报刊亭早已经成为了历史。
郑州最后的报亭??(网友“山夫牛”拍摄)
从2012年4月郑州市政府实施“退路进店”政策之后,遍布于郑州街头的431座报亭被陆续强制拆除。
至此,郑州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没有报亭的省会城市!
当时,郑州市相关部门对市民承诺,“两个月内按拆除报亭数量 1∶2 的比例进店”,设售报点,“要方便市民买报”。很快,700余商家领取售报点牌照,总数超过了所拆报亭的两倍。但两年多过去,时至今日,这项工作仍在努力推进,效果不尽理想。
河南商报陪办君在郑州市中心随机询问行人及商户,哪里能买到报纸杂志?多数人比较迷茫,说不出在哪买报。
当时,一位网友曾伤感地写下悼词:“再见,报刊亭;再见,街边小风景;再见,本就苍白无力的郑州精神文化生活。”
郑州市民对报刊亭的依恋和不舍,以及书报亭撤销带来的不便,一直持续到现在。
政协委员期待“书报亭重新走上街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书香中原’,但这两年,书店越来越难找,书报亭则彻底消失,百姓除了订阅外,很难在街头买到报纸杂志。”省政协委员王爱对书店、书报亭“身影难寻”的现象有着深深的担忧。她呼吁:让升级的书报亭在郑州“重上街头”!
书报亭升级为服务亭,咋样?
河南商报陪办君发现,市民的期盼以及委员的建议,如今其实在多地成为现实,在不少省外城市,书报亭已升级为“服务亭”。
2015年2月,时隔六年后,曾被拆除的书报亭重新走上了江苏无锡的街头,受到了当地不少市民的称赞。当地市委宣传部的微信公号“无锡发布”还发布公告称:“书报亭终于回来啦!”
陪办君查阅其他媒体报道得知,在江苏南京,也曾有过拆除书报亭的计划,但在当地媒体和市民的反对下,书报亭进行了升级改造,变身“便民服务亭”,除售卖报刊外,还为市民提供代收费、代充值等便民服务。
在浙江,截至2014年底,全省的2562个书报亭,有超过2000个进行了“信息化升级改造”,曾经的“卖报郎”,如今肩负起了为电动车充电、生活缴费甚至快递寄存等职能。
大家都在看
?深度解析郑州楼市调控“房九条”!严控地王 不得无证开盘 不得首付分期
?可怕!开学才一周,很多郑州的家长都快崩溃了!
?河南一农村小伙带外地女友回家后,居然……
?如果我在郑州没买房,日子是酱紫过的……
来源:河南商报“记者陪你去办事儿”
统筹:张雅烜 责编:丁亚菲 校对:朱碧波
商务合作:微信及电话(13673603372)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