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孙武归隐终老地——苏州市相城区举办“世界兵圣相城峰会”,来自伊朗、蒙古、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国内知名孙武研究学者、全球的孙武后裔代表共200多人齐聚一堂,就孙武文化与“一带一路”进行专题研讨。此次活动见证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思想的碰撞、智慧的集萃,也进一步擦亮了孙武历史文化名片。今特摘录五位嘉宾的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五大目标与《孙子兵法》相契合
胡塞尼(伊朗中国文化研究学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激烈竞争的世界之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展示了在国际舞台巨大的领导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得以顺利实施要实现五大目标。这五个目标包括: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五个目标与《孙子兵法》关于战略评估的五个要素相通,包括:道、天、地、将、法。
“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与道的关系是,只有建立符合区域内国家共同愿望的共识,即有“道”,“一带一路”
的倡议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度,由此达到各个社会阶层所期盼的目标。“政策沟通”与“天”两者并论,只有因地制宜,充分沟通、参考并协调当地区域及各个国家情况与政策后,我们所制定的政策才能有利于环境并推动计划与项目的实施,从而获得人们的赞同。“设施联通”与“地”想通,要通过区域内部连接建立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诸如道路,铁路、港口设施、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资金融通”与“将”一致,企业及其投资方案将会起决定性作用。企业领导会调整方针和项目的进展,推进企业发展。“贸易畅通”与“法”关系密切,我们有必要建立贸易谈判并构筑相关平台,这一切旨在制定共同遵循的法规和制度,以便于促进贸易商品及人力资源的互通。只有通过互相认同、尊重和协调的贸易协定,才可以大大提高“一带一路”区域的贸易与投资规模,才可以使所有的成员国充分获益,从而最终有力引领我们建立一个理想的“一带一路”自贸区,这将会是世界上最广大的自贸区。
翻译《孙子兵法》到斯里兰卡影响很大
郝唯民(斯里兰卡科伦坡等大学教授)
“一带一路”应是世界格局整合的代名词,孙武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我作为海上丝路的南亚国家代表参会感到自豪。斯里兰卡是南亚国家中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一个国家。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把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连接在了一起。
我想说说我翻译《孙子兵法》的缘起以及《孙子兵法》在斯里兰卡的传播和影响。我在斯里兰卡国立和私立的几所大学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已有25年。1991年我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来到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攻读博士,两年后就应聘在几所大学讲授中文、中国哲学、中国佛教和中国古典文献等学位课程长达20年之久。当地大学的历史和哲学课程偏重于欧洲、印度和本国,因此,除中文课程以外,授课的讲义全部要自己亲手编撰,在讲授先秦诸子哲学的人物和思想以及古典文献中中斯关系史料过程中,便萌发了用斯里兰卡的国语僧伽罗语翻译中国古典哲学名著和中国古典文献中的中斯关系史料的念头。为此,在制定翻译计划时,我首先选择了《孙子兵法》。这是因为当时斯里兰卡国内北部和东部地区正处在战争状态,首都科伦坡也常发生突然的爆炸事件,那时国家军事学院就有人倡导要研习中国的《孙子兵法》,由于没有僧伽罗文的版本,就有当地友人建议我把这一世界首部军事哲学著作从原文译成僧语伽罗文,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孙子兵法》僧语译本问世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听一些同事后来讲,当时政府军一些将士上战场时带着《孙子兵法》的小本警句语录,以此作为座右铭和护身符。斯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防大学已将这本《孙子兵法》僧语译本作为军校必修教科书。目前,我在筹建“斯里兰卡孙子兵法研究会”,争取在斯里兰卡把孙子兵法的哲学智慧应用在各个领域。
海上丝绸之路需要传播好孙武文化
陈富焙(马来西亚孙子兵法网络研究会创办人)
从历史来看,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在600多年前,中国明朝永乐皇帝时代,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海上強国,刚好也是马六甲王朝兴起及强盛的时候。公元1402年,马六甲王朝开始在今天的马来半岛建囯,当时,精通孙子兵法的郑和,开辟中国与东南亚的外交及贸易,从1405年至1433年,七下西洋,应用孙武文化的“伐交”,和马六甲王朝,建立贸易友邦合作关系,扶持了马六甲王朝的成长。马六甲王朝的历史证明,中国孙武文化的传播对东南亚,尤其对马来西亚来说是个良好的机遇。从文化层面看,“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世纪大战略,在海上丝路国家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兴起学习孙武文化的热潮。从首相到平民,都喜爱读《孙子兵法》,由中国及海外所出版孙子兵法,深受欢迎。马来西亚的很多大学、学者就开设兵法课程,特别今年也来到现场的吕罗拔老师,他是马来西亚孙子兵法学会的发起创始人,20年来共演讲680多场,创造了海外华人演讲《孙子兵法》的最高纪录。马来西亚孙子兵法网络研究网站2005年成立,每天有千多位网友,上网研究学习交流。马来西亚的许多大企业也研究孙子兵法,将孙子兵法的计篇,用来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了解彼此的情况,真正做到“知彼知己”。在目标设定中,强调“道”——令上下与民同意,显示其对上下同欲、政令统一的高度重视。孙子提出用兵之法,以正合,以奇胜,避实击虚,以患为利,都是经营企业的参考,孙武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精华智慧,博大精深,我们可以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孙武文化到南洋形成了新的“经典”
吕罗拔(马来西亚孙子兵法学会创会人、新加坡孙子兵法国际沙龙主席)
我在很多年前就到过苏州,那时我总是说,要研习孙子学,就必须要到苏州来。那是指苏州吴中穹窿(孙武子成书之地)。今天来到孙武归隐终老地——苏州相城区,参加孙武纪念园开园典礼、孙武公祭大典和世界兵圣相城峰会,更可说是苏州文化发展又跨了一大步。吴中与相城相距只有40分钟的车程,如今,这两个孙子景点加起来,便有双龙合璧之概,并能使孙子学的智慧,赫然光透。
在“一带一路”沿线具有独特地位的新加坡,向来以《孙子兵法》的理念治国。新加坡已故副总理吴庆瑞博士倡导从《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中学习治国理念和战略管理。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曾说,“不读孙子,不可当新加坡总理”。新加坡政治家是悄悄学、悄悄用《孙子兵法》,这是真正懂兵法,是学用兵法的高手。新加坡《孙子兵法》运用的好,用在国家管理上炉火纯青。新加坡还用《孙子兵法》管理街道社区,在南洋女中普及《孙子兵法》,成为一大特色,在南洋理工大学开设孙子兵法课程并成为品牌。近代,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侨精神领袖对中国兵家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成为最杰出的孙子实践者。
我目前每周在新加坡开中华大礼堂开讲《孙子兵法》,传播中国兵家文化。作为新加坡原象棋总会会长、亚洲象棋总会副会长,本人将“象棋哲学”与“兵家哲理”有机结合,曾为狮子国棋艺创造了一个全盛年代。可以说,孙子的经典传到南洋,形成了南洋特色。如今,又遇上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由此本人深信,此是历史的选择,无可逆转的机遇。新加坡当可缔造一个双重的新纪元,孙子兵法的世纪,“一带一路”的枢纽。
苏州对“一带一路”理念有特殊贡献
韩胜宝(苏州市相城区孙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徘徊着中国两位古代将军:孙武与郑和。他俩虽都不是苏州人,但与苏州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苏州是《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孙武功成名就之地、归隐之地和终老之地。苏州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孙子兵法》现已被译成近40种语言文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郑和下西洋所到的大都是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孙武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郑和不仅是伟大的航海家,也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是统领七下西洋的帅才。孙武的“伐交”思想有助于全人类的和平与稳定,这个理念被世界普遍接受;郑和奉行和平外交,带去的是中国瓷器、丝绸,而不是血腥、殖民。孙武的谋略不仅运用在军事战场上,而且运用在亚丁湾打击海盗上;郑和下西洋清除沿海海盗,平息冲突。
孙武思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被视为商战中的“圣经”;郑和拉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繁荣。《孙子兵法》成为全球的“智慧之法”,令世界叫绝;郑和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神话。孙武及其兵法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杰出品牌”,在“一带一路”国家孙武文化认可度是最高的;郑和船队将中华文化远播海外,在“一带一路”国家美誉度很高。哈佛大学将《孙子兵法》评选为世界4000年10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由美国国家评论杂志评选的2000年来世界十大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名列第一;美国《生活》杂志举办的千年来全球最有贡献的100位人物评选中,郑和名列第14位,居东方人之首;《纽约时报》把郑和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孙武与郑和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影响了亚非,影响了世界,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必将对“一带一路”继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颂着中国两位古代将军:孙武思想,跨越千年,光辉永存;郑和文化,世纪变幻,雄风犹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